南海新闻网-尊龙凯时app

里水万顷园艺世界,蝴蝶兰长势喜人。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赵汝晴谭兆良摄

1月31日,南海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在“两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基础上,高质量发展高技术制造业、高品质服务业、高水平农业,确立“三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发展导向,协同推动特色产业集聚发展。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一直是先发地区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2018年,南海率先提出加快构建“两高三新”(高技术制造业、高品质服务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现代产业体系,自此掀起一股产业全面“向新”的浪潮。2019年,南海在“三新”的基础上增加了“新型生物医药产业”,形成“两高四新”体系。5年后,南海又将高水平农业纳入,确立了“三高四新”产业体系。

作为先发区域和制造强区,南海的工业一直备受瞩目,2023年工业总产值预计突破万亿大关。然而农业占南海gdp的分量只有1.75%,把农业纳入现代产业体系,这在全国先发区域都非常罕见,其背后有何深意?

将高水平农业纳入现代产业体系,既是理念上的一次重要突破,绘就了“一二三产业”齐头并进、协同发展的新图景,也是全面实现高质量发展和更高质量城乡融合发展的必然要求,更彰显了南海落实“百千万工程”这一头号工程的担当。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重塑南海产业结构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南海能否牢牢把握新科技革命浪潮,建设与时代特征相适应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决定了南海能否在激烈的城市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

近年来,佛山市委多次强调,要防范掉进“老工业基地”的陷阱,构建年轻态现代化制造业体系。事实上,许多研究成果表明,一些老工业城市的“衰退”实际上是产业结构“老化”的结果,要实现转型与振兴,关键在于重塑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之所以老化,与“路径依赖”息息相关。“传统工业区由于路径依赖走向衰败的案例并不少见,造成路径依赖的原因有很多方面,包括发展动力衰退、政府的思维定式、人才体系固化等。”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教授陶锋提醒,要破解产业发展的路径依赖和产业“老化”,就得从外部引入新兴产业。

改革开放以来,南海创造了发展的传奇,在集体土地上率先推动工业化进程,“村村点火、户户冒烟”,曾为南海的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积累了厚实的制造业根基。

然而,进入后工业化时期,经济增长从要素驱动变为主要依靠创新驱动。对技术要求更高、产业创新更为活跃的电子信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迅速崛起。放眼长三角和珠江东岸地区,以新一代信息产业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已从星星之火演进成燎原之势。

产业层次和附加值不高,传统制造业占比较大,新兴产业尚未成势,是南海产业发展的一大短板。南海意识到这点,2018年,提出将构建“两高三新”现代产业体系作为经济工作的总导向。2019年,又继续扩展为“两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其目的,就是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的重塑。

“两高四新”如何深刻改变南海?从以下三个指标可见一斑。

一是南海招商的量质之变。近年来,南海在“两高四新”的大旗下,吸引了越来越多战新产业龙头项目入驻。尤其是近两年,南海亿元以上项目签约总额均超过1000亿元,不断创造招商引资的新高。近年来引入的10多个超百亿元项目中,绝大部分与“两高四新”紧密相关。

二是南海经济的创新含量之变。全区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从2017年的950家,增长到如今的4150家,增长了3倍多,高企数量超过很多地级市。南海围绕“两高四新”布局科创平台33个,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突破3%。

三是南海产业结构之变。高技术制造业实现增加值158.48亿元,同比增长11.4%,总量与增速位居全市五区首位。

正因为取得上述累累硕果,南海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在“两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基础上,高质量发展高技术制造业、高品质服务业、高水平农业,确立“三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发展导向。报告还进一步提出,坚持因地制宜、长短结合,着力培育6大特色产业集群:依托季华实验室打造信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依托仙湖实验室打造氢能和氨氢融合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借力中国安全应急产业大会,依托国家级智能安全产业园,打造智能安全应急产业集群;依托广东金融高新区、千灯湖创投特色小镇,做大做强现代金融服务产业集群;大力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充分发挥商贸优势,壮大文旅商贸产业集群;依托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促进高水平农业“接二连三”发展,打造食品康养产业集群。

将高水平农业纳入现代产业体系

实施“百千万工程”,进一步补齐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短板。

作为先发区域,在“两高四新”基础上,南海为何将高水平农业纳入现代产业体系?

一方面,这是实施“百千万工程”、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要求。

头号工程,头号力度,头号担当。“百千万工程”是广东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当前,佛山正以头号力度,全面实施“十大行动”,全力推进“百千万工程”,奋力创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示范市。

走在全省“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前列,既是南海的使命,也是南海的担当。推进“百千万工程”,必须大抓产业发展。筑牢“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的乡村产业基础是必然选择。

察大势、观大局,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如果没有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南海就不可能构建起城乡融合文明形态。”著名经济学家、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刘守英认为,南海有条件探索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路径,而这个路径的核心就是构建城市和农村融合的文明新形态。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目前,全区共有农用地面积35813公顷(53.72万亩),农业领域吸纳数以万计的就业人员,仅淡水养殖户就超1万户;同时,南海还有规模庞大的常住人口居住在农村地区。做好“三农”工作,既是落实国家战略所需,也是南海改革发展所向。

建设现代化活力新南海,必须进一步补齐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短板。“我们建设现代化活力新南海,既要顾好‘城’这一头,更要顾好‘乡’这一头。只有各个层面的人民群众一起迈入现代化,南海的现代化才是全面的。”南海区委书记顾耀辉表示,南海要以落实“百千万工程”为契机,推动全区迈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城乡融合发展,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中走在前列、作出示范。

另一方面,农业是基础产业,具有“接二连三”的拓展延伸属性,是南海经济巨大的潜力板。

南海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区内农业产值占比虽然不大,但水产、花卉、预制菜等特色产业在全国拥有着重要地位。九江镇是渔业重镇,年均鱼苗孵化量达1000亿尾,约占全国产量的10%,其中加州鲈苗年产量约占全国产量的60%,成功打造“中国淡水鱼苗之乡”“中国加州鲈之乡”。花卉产业园建设方面,南海是全国最大的蝴蝶兰生产销售基地,年生产销售蝴蝶兰超5000多万株(产值超10亿元),全国每4株蝴蝶兰就有1株出自里水。南海培育农业龙头企业60家,总资产规模超87亿元,直接带动农户超8万户。

如今,农业早已超出传统的范畴。比如,预制菜产业,作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模式、新业态,被认为是万亿级赛道,为产业振兴、产业富民打开了全新的空间。

而南海在预制菜产业上已经提前布局。目前,全区预制菜全产业链产值超200亿元,产业链企业近1500家;入选“2023预制菜产业基地百强”榜单,位列全国第五,全省第一。新招商投资额超1000万元的预制菜项目8个,投资总额近50亿元。

以工业化科技化思维发展高水平农业

南海充分发挥自然资源禀赋,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通过打造“工业化、园区化、链条化、科技化”赋能体系,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书写农业现代化“南海答卷”。

今年的南海区政府工作报告对高水平农业着墨很多,提出依托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促进高水平农业“接二连三”发展,打造食品康养产业集群,将其纳入重点培育的6大特色产业集群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南海发展的并不是传统农业,而是高水平的现代化农业。“对南海而言,打造强大的现代化农业,要锚定三个标准:一是农业的附加值要提高,农业中创造gdp的产业要是高价值农业,要在全国、在世界有竞争力;二是农业的劳动生产率要提高,农业所创造的生产总值跟就业人口之间的比例要匹配;三是农业的土地利用效率、土地亩均收入要提高。”刘守英认为,南海要探索高科技高效率高附加值的农业现代化路径。

首先,南海坚持以工业化思维谋划现代农业发展,通过推进“6621”农业现代化强区工程,聚焦“土地整治 ”“科技赋能 ”“园区带动 ”,实现农业生产、生活、生态功能融合发展。

为保障农业产业发展用地的总规模,南海划定12667公顷(19万亩)连片农业产保区、8667公顷(13万亩)现代农业集聚区。集约整备农业用地超1467公顷(2.2万亩)(其中2023年856公顷),推动农业用地统一规划、集约招商、连片开发。如里水镇华穗耘谷项目集约农用地1600亩,恢复和新增耕地52.6公顷(789亩),计划投资5.18亿元,是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域唯一的千亩连片农田。

其次,南海正以园区化思维发展优势农业。按照“东部花卉苗木、中部畜禽养殖、西部优质水产”发展定位,大力建设“1 3 x”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格局(1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3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x个产业园区载体),打造花卉、水产、预制菜等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其中,于2022年获批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是佛山市首个“国字号”产业园,也是全省首个淡水鱼国家级产业园。

与此同时,南海还以科技化思维发展创新农业。比如,发布“种业 ”发展规划,加快建设淡水鱼种质资源库、大豆育种繁育基地等项目。进驻国家种业阵型企业3家,拥有国家级水产新品种3个、肉鸡配套系2个、农作物品种4个。南海以链条化体系发展融合农业。坚持全产业链协同发展,通过产业链延伸、产业范围拓展、产业功能转型,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培育农业农村新业态。

改革开放以来,南海人敢为天下先,探索出一条从农业化迈向工业化、城市化融合的发展之路,创造了享誉全国的县域经济“南海模式”。在“百千万”这一头号工程的背景下,南海顺势提出构建“三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将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一起,构建一个“三化”同步的现代化,有望打造成中国式现代化的县域样本。

南海现代产业体系之变

2018年“两高三新”

高技术制造业

高品质服务业

新能源产业

新材料产业

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

2019年“两高四新”

高技术制造业

高品质服务业

新能源产业

新材料产业

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

新型生物医药产业

2024年“三高四新”

高技术制造业

高品质服务业

高水平农业

新能源产业

新材料产业

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

新型生物医药产业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李年智 李丹丹

来源:珠江时报 编辑:梁艳珊

分享到:

2024-02-01 10:39:41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发表
评论不能为空!
最新评论
加载更多
该评论已关闭!

选择举报类型

营销广告
淫秽色情
恶意攻击谩骂
其他
提交
取消

实名认证

提醒您:

应国家法律要求,使用互联网服务需完成实名验证。为保障您账号的正常使用,请尽快完成手机验证,感谢您的理解和支持!

网站地图